您当前位置: 教服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把握“三个特征” 建好数字教材
相关专题: 网商学院  发布时间:2025-01-14
资讯导读: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数字教材等新形态教学工具应运而生。相比于传统教材,数字教材有更好的呈现形式、交互能力及查阅便利,能够解决纸质教材课堂使用效率低、课后使用频次低等问题。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数字教材等新形态教学工具应运而生。相比于传统教材,数字教材有更好的呈现形式、交互能力及查阅便利,能够解决纸质教材课堂使用效率低、课后使用频次低等问题。

目前,职教领域对数字教材的研究与探索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类形态的数字教材层出不穷,但仍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部分数字教材仍是在纸质教材版式的基础上完成数字化改造,尝试将阅读观感与数字资源呈现特点相匹配,形式上更像是电子教材的升级版本,没有打破传统教材的限界藩篱,只在呈现手段、阅读便利等方面有了改善。

一个比较成熟的观点认为,数字教材不是纸质教材的数字化。数字教材是立体化、结构化、多形态数字资源的集合,它与课程资源一体化建设、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与授课进程紧密适配。因此,在建设数字教材的过程中,把握好以下三个特征尤为重要。

立体化、结构化资源是数字教材的首要特征

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实施以来,已建成一系列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等体系化课程改革成果,完成了以微课为代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改造,知识序列由学科体系式趋向碎片式并形成重组,丰富了课堂教学组织与呈现形式。

到数字教材阶段,知识序列的呈现更体现立体化、结构化的特点。如搜索引擎中常见的“双链”模式,知识点之间按照一定的关联规则构成知识网络,具有关联关系的知识点之间可以实现“互链”,同体系不同课程之间、同课程不同模块之间的知识序列可以有机融合、贯通,完成知识及技能图谱立体化,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及复用。同时,各类碎片化的数字资源按照一定规律分布于各教学环节,根据教学进程编排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并体现分层、进阶等结构化特点。

与课程教学的适配性是数字教材的关键特征

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宗旨是服务教学设计。为更好地体现数字教材的数字赋能能力,一种可行的方案是采用基于教案的进程式布局,使教材的架构、内容与课程教学进程相适配,服务教师课堂教学组织。基于此,数字教材中将更多以主动性、交互式的资源为主,需要借助AR、MR等方式来呈现,也能够为自主式、个性化的学习者提供更丰富的学习选择。

为丰富个性化的教学场景构建,教材内容对于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具有动态性,具备让教师自主编制教学进程的功能(如电子教案),学生可看到课前发布的每节课的计划安排、工作任务等,也可以根据进程信息在引导下完成课堂实验、实践等教学任务。

数字支撑平台是数字教材的应用特征

是否有数字平台作为支撑是数字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最大区别。与现有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相比,数字教材平台不仅具备承载、应用、兼容各类数字资源的能力,承袭支持个性化教学设计、师生互动等功能,还应具有辅助教学组织、课堂管理、实施评价等拓展性能力。目前,各类数字教材主要依托各出版社各自的数字化平台呈现与应用,在资源共享、数据互通等方面还需要通过制定规范来进一步实现统筹规划。

数字教材应有统一的标准,但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对学习者而言,有统一的课程平台入口;各课程可以设计个性化的界面,配备导航栏;支持在线自主学习和线下辅助学习,师生在授课过程中都可以根据教学进程随时查阅课程相关信息,并展开互动;课程系统可自动记录师生课堂行为轨迹并生成反馈数据,为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提供参考依据。

数字教材应具备在经过认证的统一平台上审核、汇聚及展现的能力,如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融合终身教育理念,有利于数字教材的推广和应用。数字资源的标准贯通便于支撑模块化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更新与迭代,避免了资源的损耗与浪费。积木式的知识组合便于衍生不同版本,如职业本科版、社会培训版等,对专业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洪 程智宾 陈清琰,单位系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Oj3cs4I17mCU7ZLkrwWacnl9vkFvCz3x1Zm0CWNt.jpg

vfyanpCsOvcIvnsCfyezwmSPFe3hjKXAxuVtSbSm.jpg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编辑:zixun1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